2017级芮+导师第一次培训
2017年10月15日下午,2017级芮+导师团队于东区主教106参加第一次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的主讲老师为李菊、姚逍和范璐君老师,分别对学生干部工作准则及意义,团支部组织建设和团支部选举及团员教育评议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最后芮+导师分组对团支部选举和团员教育评议进行模拟试炼。培训中,导师们专注认真、积极踊跃,全身心投入对芮+导师工作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芮+计划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课由李菊老师,关于学生干部工作的意义价值、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各机构工作路径和团支部团学工作要点展开讲述。首先,老师重点强调芮+导师作为学生干部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并且从自身潜力挖掘、协调沟通能力和未来发展三方面阐述做学生干部的意义。然后继续分别对学校组织机构、团支部团学工作具体介绍,点明团支部团学工作雷区与误区,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深导师理解。最后,针对具体如何建设好新生基层团支部,李菊老师用“四式”法对导师加以引导,并强调也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节课由姚逍老师详细讲解团支部组织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学校机构建设和基础团务工作。在机构建设中,姚老师重点强调团支部的在我校共青团组织中的重要角色,并对“班团一体化”重点讲解。基础团务工作的内容介绍包括基层换届选举、团员发展、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教育评议、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团员信息统计、团费收缴和推优入党。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姚逍老师分别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其中“推优入党”的各方面要求和具体流程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最后,姚逍老师抛出问题“‘芮+’导师是什么”的问题,引发在座所有导师思考,对“芮+”工作进行全方面反思。
在第三节课中,由范璐君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团支部选举规范流程和团员教育评议规范流程。一开始,范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了“芮+”导师的几个工作要点。她指出,“芮+”工作的撒个关键词分别是“适当引导”、“关口前移”和“公平公正公开”。范老师结合了往年开展学生工作的经验和典型案例,告诉各位导师把握新生思想走向、了解新生具体情况、及时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培训最后,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范老师带领大家熟悉展现团支部选举和团员教育评议这两项重要工作的流程,并对具体问题进一步探讨。导师们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自己的演绎角色,包括主持人、被选举团员、大众观察团和观众等。
在团支部选举的模拟流程中,参选者和投票成员严格执行团支部选举流程。主持人报告团员大会的实到人数、宣读选举办法并表决通过、宣布新一届团支部委员会应选人数和候选人初步名单并统一介绍候选人情况、宣布监票人候选人名单并提交到会表决通过产生正式监票人、宣布计票人名单;监票人检验票箱;选举工作人员发放选票;划票;投票;验票;计票;宣布计票结果和选举结果。之后,由团员大会直接从新当选的支委会成员中选举书记和副书记。
团员教育评议的模拟流程中具体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团员人数较少的情况,直接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评议;第二种是团员人数较多的情况,先召开团小组会议再召开支部大会。在评议过程中,综合个人自评、团员互评、测评投票结果和“芮+”导师意见,结合团员日常表现,研究提出每名团员的建议评议等次,报上级团组织批准,并填写《团支部团员教育评议表》。有“芮+”导师的本科一年级团支部,“芮+”导师须参加支部委员会会议。
在两项模拟结束后,每项流程的大众观察团都分别发表了自己观看流程后的意见,相信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模拟,导师们都对这两项重要团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7级新生入学以来,芮+导师工作开展已有一个月有余。此次培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导师接下来指导新生团支部具体建设起到实质性的意义。
信息来源:校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