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悄然临近尾声。国内外八方来客来到北京、张家口,在各项赛事中感受着中国式的浪漫和属于大国的开放胸襟。而在远离竞赛场馆的首都国际机场,从前期日入境千人到即将迎来的离境高峰,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6所高校、7个业务领域和10个志愿者岗位600余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岗位,保障着涉奥人员从首都机场的顺利抵达和离开。
从抵达保障到离境,
做暖心的冬奥“大白”
首都机场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唯一官方入境口岸,承担着全体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人员的出入境管理。由于机场抵离服务的特殊性,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成为最早上岗、最晚离岗的一批志愿者。从冬奥会开幕的前15天起,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便开始服务保障涉奥人员的顺利入境。
作为非竞赛场馆志愿者,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虽然没能亲临冬奥赛事现场,为奥运健儿加油欢呼,但他们同样怀着有助力冬奥的热忱之心,始终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作风,在机场抵离服务的第一线坚守 “国门第一岗”。在涉奥人员来到中国的第一时间,总有这群暖心的“大白”热情相迎,为跨越五洲四海而来的友人送去最周到的服务、最真挚的笑容。
随着冬奥赛程过半,涉奥人员开始分批次离境,志愿者们也开始了新的保障任务。新的工作区域,新的工作流线,新的工作内容,不变之处在于,厚重的防护服下,依旧是那最真挚温暖的微笑。他们是岗位上一个个普通“微笑代言人”,在志愿服务中不懈努力、倾力奉献,凝聚成首都国际机场的最温暖可爱的“冬奥微笑”。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海关指引志愿者孙怡然讲到:“一次保障离境航班时,正在等待值机的一位女士和我合影后露出真诚的微笑:‘Thank you so much……Thanks for everything here!’志愿服务期间每一句生涩的“谢谢”,每一次交流成功的碰拳,每一个真诚善意的微笑都我都历历在目。”“不同种族和国籍之间也总是存在误解和摩擦,但是微笑、拥抱、善意和温暖永远不分种族国籍!我会为这些萍水相逢的热情和温暖热泪盈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们最早迎接涉奥人员的到来,也保障着他们北京冬奥之旅的“最后一个里程”。他们欢迎着每一位外宾的到来,祝福他们收获一次充实快乐的北京冬奥之旅;也欢送着每一位外宾的离开,祝愿他们一路平安、期待他们再来到中国。
当好“先锋兵”,
那群最先迈入航站楼的志愿者
深夜十点的航站楼,零下5摄氏度的室外。在这群暖心“大白”中,还有这样一批“先锋兵”——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主管。
他们最早联系各业务领域明确工作内容,最早进入航站楼考察工作区域,最早进入航站楼进行踏勘和试上岗。经过志愿者主管们反复实地踏勘、规划外宾接待流线、离境保障流线,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的每一次安全、顺利上岗有了坚实的保障。
不同于冬奥首都机场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主管踏勘是志愿服务的“幕后工作”。远离外宾,但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助力冬奥;有别于志愿者,但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志愿者的每一次岗位服务。从涉奥人员抵达到离开,每一条路线都有他们反复踏勘的脚印;从志愿者上岗到返回驻地,每一条流线都有他们详细规划的痕迹。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首都机场志愿服务团队抵离咨询岗位志愿者主管的蓝子君这样说道:“志愿者主管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志愿服务开始前,我作为首都机场冬奥志愿者的排头兵,为我们岗位上每位志愿者的顺利到岗总结经验;在志愿服务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在岗志愿者情况,确保他们顺利出发和归来。”
距离冬奥会闭幕式还有3天,暖心“大白”们陆续迎来志愿服务工作高峰期。目前,首都机场高校志愿者共上岗超3000人次,保障涉奥航班300余班次,服务涉奥旅客超万人次,正在为涉奥旅客离境高峰做积极准备,做好“国门第一笑”,也做好涉奥人员离境保障的“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