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字〔2014〕7号 2014年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在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坚持立德树人,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为保障,以提升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综合素养为着力点,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引导在校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关联点,激励在校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
二、实施方案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思想引领工作
深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托“青马班”、暑期骨干学生训练营、基础团校的分层分类的思想引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课程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理想信念类课程中探索实施部分科目的项目化教学管理模式。着重加强青马培养工作的成长助推体系建设。认真做好第一期青马班重点学员的成长助推工作,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助推措施,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重点落实好与科研处合作推进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培养学术类学员学术实践能力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探索主题教育、榜样教育与时点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入新的工作理念特别是现代大学的治理理念与人才培养理念,将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更好地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以增强团员意识和提升财经素养为目标,深入开展“团日大讲堂”和“团课微讲堂”。充分利用上级团组织资源,继续推进“与信仰对话悟成才之路”宣传教育,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先进典型、名家名人走进中财,与青年学生面对面讲述成长成功经历,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活动时间:3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2.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公民道德教育
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倡导“用智慧奉献爱心”的理念,引导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大力推广我校在南就水村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的模式,鼓励青年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大力开展“邻里守望百姓梦想”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青年汇为主要阵地,以空巢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士、留守儿童为重点对象,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送关爱”、“送健康”、“送平安”、“送和谐”系列志愿服务等,助推区域化志愿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依托志愿者电子管理平台,完善学生志愿小时数认证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志愿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拓展校内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微志愿微公益微服务”专项行动,弘扬尊师爱校、诚信友善、节约环保的校园风气,深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提高青年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
活动时间:3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3.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深化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进一步扩大并加深与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教学的结合,继续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学、专业见习活动新的契合点,争取更多的专业教师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广泛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活动;继续深入推进 “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金融街就业见习基地”等优质的社会实践项目,将基地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实践、就业助推相结合,努力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契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推动社会实践的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在实践团队评标、中标团队培训、实践过程监控、实践成果评比等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全过程地落实学生安全管理措施,全面、安全、有效地开展实践教育工作。
活动时间:7月—8月、12月—次年3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4.以打造学生组织新的品牌活动为切入点,全面开展“三爱三节约”教育
充分发挥一体(共青团),两翼(学生会 研究生会)双支撑(学生社团理事会 沙河校区学生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共青团工作体系,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与“节粮、节水、节电”为主题,依托社团文化节、学术文化节、园区文化节等平台,深入打造一大批“三爱三节约”的共青团品牌活动;以“和谐阅读委员会”、“和谐餐饮委员会”,“和谐网络委员会”、“和谐物业委员会”为载体,发挥学生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校园内营造“三爱三节约”文明风尚;依托“沙河青年汇”多功能活动空间,开展各项业余体育赛事,推进“走下网络走出宿舍 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深化“学生主体型”的榜样教育模式,与党员先锋工程相结合,抓好用好典型,表彰和宣传一批热爱祖国、践行梦想的“成才表率”、“服务先锋”、“节约标兵”,把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抓手。
活动时间:4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5.以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人文与艺术素养教育
结合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65周年校庆为契机,以中财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艺活动;以本科生学生学术文化节组织体系改革为重点,进一步统筹人文素养讲座平台。在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不断提升艺术团的业务能力与艺术水准的同时,积极协调校外资源引进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增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特别是在沙河校区的演出场次;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普及性与参与性,在五四文化节、毕业晚会、新年联欢晚会上推出一批展现中财学子青春风采,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主题文艺作品,以歌舞、小品、戏剧为主要形式,展现在校学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时间:5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活动时间:3月—12月
6.以全媒体宣传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继续推进中财青年网、团报、共青团工作动态、广播台、海报橱窗、团学微信微博等青年思想宣传的一体化平台建设。整合中财青年网、团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重点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阵地。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聚焦“青春微视频”行动,通过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弘扬正能量,激励青年坚持不懈地奋斗。进一步加强团报团刊、校园广播台建设,推出生动活泼的专题宣传版面,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时间:3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
7.以青年工作指导中心建设为突破点,积极拓展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新领域
编辑出版《中财青年工作研究》,切实做到“研究好工作实际、指导好工作实践”;切实加强留学生工作,在以往以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的工作基础之上,重点探索共青团的外围学生组织对留学生群体开展工作的机制与模式;切实加强对学生群体中的非正式群、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找准与学生处在学生事务管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联动点,规划团组织新的工作布局,设计科学、有效的第二课堂工作方案;有效利用团市委区域团建的工作机遇与资源,协助后勤集团、昌欣物业做好青年职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青年职工团员的思想引领工作。
活动时间:3月—12月
实施单位:团委、各学院、研究院团总支、教工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