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中财大青年投身实践、服务家乡发展。今年寒假我校开展“财经报国 青年有为”2025年“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百余支实践团队及个人深入家乡、感知家乡、服务家乡,在投身基层建设、助力家乡发展中锤炼意志品格,贡献青春智慧。
让我们一同走进
“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
一览中财大青年的实践风采!

艺润西隅育心苗,情牵少年心灵桥。社会与心理学院“艺心育苗”实践团队运用“艺术+”的创新实践模式,在红色热土上追寻初心,在西部县域解码心灵图谱,在云端架起心育之桥。团队基于16259份西部青少年心理测评数据,125份抽样心理需求调研,6场深度访谈,形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以大数据驱动和质性探究的方式描绘西部青少年的心理画像,捕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诉求,探索家-校-社“教联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联结作用和完善方向。在广西灵川两家社区打造的“艺心育苗社区冬令营”,团队通过手工绘画、手指操、黏土情绪雕塑等创意课程,让43名社区儿童体验艺术疗愈团体辅导的魅力,更联合南通大学打造“艺心育苗心理云课堂”,6场直播覆盖25个省级行政区,围绕多个主题展开云端探梦之旅。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艺术+” 心育模式,号召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心理健康促进事业,用专业力量托举成长梦想,共同绘就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时代画卷。


探六尺巷邻里情,展非遗韵扬文化魂。会计学院会计23-6班团支部实践研习小分队赴安徽省安庆市六尺巷开展社会实践,通过沉浸式调研、互动式传播,探寻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新生。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交流、举办小型文化讲座,重温“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深入挖掘弘扬六尺巷“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传统美德与蕴含其中的基层治理智慧。在张英张廷玉生平事迹暨桐城清河张氏家族文化陈列处,团队成员通过品读名言、聆听故事,深入了解张氏父子清正廉洁的家训语录和家风故事。在六尺巷新春灯会,团队成员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制作铜版浮雕和糖画,感受非遗魅力。此次走访后,团队成员对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六尺巷文化传承推广方案。丈量的是巷道,传承的是精神。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创新思维搭建古今桥梁,在青石板上书写出文化自信的青春答卷。

赣水之滨暖意扬,桑梓之地传薪忙。统计与数学学院“回家赣饭小队”以专业为笔、以乡情为墨,通过教育帮扶服务家乡发展,在历练中收获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团队借助团中央的寒假公益课堂,积极参与当地共青团与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的“情暖童心 七彩假期”项目,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学子需求,为小学至高中各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将晦涩的数理化知识转化为生活趣事,帮助孩子们理解;带领孩子们进行科学小实验等素质拓展活动,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体验,点燃思维火花。从课堂到乡野,从理论到实践,团队成员以青春智慧反哺桑梓,让知识的薪火在红土地上生生不息,让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润物无声。

青春志愿传法治,消防科普护家乡。保险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南家乡开展志愿服务。团队成员走进居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居民们普及火灾预防、初期扑救、逃生自救以及消防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消防法治安全知识,帮助居民们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在反哺家乡的实际行动中彰志愿风采、展青春之姿。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以专业知识筑牢安全屏障,用青春智慧温暖故土乡邻,以青春之名奔赴山海,在服务社会的大课堂中淬炼成长。
在团中央
“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中
中财大学子们收获颇丰
他们将感悟化作涓涓细流
流淌于字里行间
来自社会与心理学院的俸启桦:
重返桂北灵川故土,我与团队扎根县域基层,将心理学专业知识化作滋养乡土的雨露。开展艺术疗愈冬令营,用音乐敲开留守儿童心扉;搭建云端心理课堂,让知识跨越山峦沟壑;重走红色遗址时,感悟革命精神与民族心理的跨时空共鸣。当孩子用彩笔描绘情绪彩虹,当支书和家长们念叨“大学生回来就是好”,我触摸到知行合一的温度。这场实践让我领悟:青年当以专业为犁铧深耕故土,用心灵倾听乡音,以专业力量反哺桑梓。
来自统计与数学学院的艾庆龄:
在本次“返家乡”寒假实践中,我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深感荣幸能够为家乡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通过参与家乡县团委组织的公益课堂项目,我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与孩子们的每一次互动,都像是心灵的一次碰撞。他们用纯真和热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学会了担当与奉献。同时我也与当地县团委负责老师积极配合,走进高中母校进行回访,与学弟学妹交流,分享经验,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返家乡”实践,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来自保险学院的高文慧:
寒假期间,我积极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参与了乡政府组织的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在与父老乡亲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许多人对火灾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努力将专业的知识转化为乡亲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继续磨砺本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用青年智慧守护家乡屋檐下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