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韵京都”周末社会实践
报告团队:灵韵京都 专业:公管16 导师:张芳
2017年5月5日,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前期准备,公管16小分队开始了本学期周末社会实践。围绕“探访灵韵京都,助力文化中国”的主题,实地探访京城内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及各色胡同的文化背景、韵味、现状和现实意义。采用实地考察情况与文献记载相对比的方法,了解和指出各建筑形制、文化韵味和人文因素的历史变迁,并关注其保存状况,提出其保护方法的优势劣势。
全体进行实地实践活动。对颐和园、圆明园及各大胡同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考察所见实际情况进行记录,随机对人群进行京都古建筑只是了解和古建筑保护意见的问卷调查和采访。返校后,对实践记录进行整理和总结,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成因。 同时,线上线下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线下同时开展。
初入颐和园,迎目便是一座短桥,四周些许假山,阴凉颇多,四月份的温度恰到好处,给颐和园增了几分怡人之感。途中发放问卷,一些游客热情填写,甚至更有一些游客跟我们热情讲解自己对于北京古文化遗迹保护的见解,顿觉游人中卧虎藏龙者不在少数。周围的那些树,几乎都是从清朝留到现在的,当初乾隆帝为他的母亲修建的颐和园,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侵害,如今在规范的修缮与维护之下,几乎保留了它原本的风貌,树的种类,位置原来都是有其历史意义的,顿觉古人之匠心独运。
下午四点,本次周末社会实践结束,同学们收获满满,感慨颇丰,活动取得圆满成功。